跳至正文

心理|闲谈人的行为、动机以及情绪

  • Simon 

前言

今天写这个也算是机缘巧合,话题的引子来自于朋友圈。

故事

突然觉得阅读是一件非常孤独的事,你分享了自己的想法,都无法在湖上泛起一丝涟漪,更不用奢求什么思想碰撞的浪花了。

上午在写标书累的时候,刷了下朋友圈,刚好看到这句话。更巧的是,这个状态和我去年开始日更的前期的心路有点像。

于是,无聊的我在下面回了一句:为什么感觉阅读是个孤独的事情?你的焦点在哪里?

再然后,就是这位朋友的私聊,经过我的一翻“瞎白话”,我想,应该引起了她的一些思考。

所以,本文就来聊聊类似这种情况下怎么去分析这种问题。

另外,关于我日更的故事,可以看我原来写的几篇文章。

闲言 | 你要不要日更?
心理 | 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写推文?- 背景篇
心理 | 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写推文?- 方法篇
心理 | 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写推文?- 价值篇

从以上的几篇文章也能看出来,上面提到的小故事的状态在我自己身上也出现过类似的,区别的只是“读”和“写”罢了。另外,如果你细心阅读过我上面写的这些文章,你也会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我的焦点并没有放在“别人的反馈及互动上”,而是聚焦于“写”。

所以,有人反馈则是意外之喜。毕竟,我的目标在写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

以上,算是本文的一个引子,下面进入正题,和大家聊聊人的行为、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可能会带来的一种情绪。

分析思路

我现在给别人做教练时最喜欢做的就是提问,所以,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一个小问题:在上面出现那段朋友圈的内容,你从中能分析出哪些信息?

要不要尝试把屏幕划上去,仔细看看,然后再划到这个位置。

在我个人看来,从这段话中可以提炼出两个动作(行为)、两种情绪。

  • 两个动作:阅读(输入)、分享(输出)。
  • 两个情绪:孤独(感受)、期待(欲望)。

依照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如下所示:
阅读 —> 孤独 —> 分享—>期待
不过,这么看好像逻辑不太多,上下文不连贯。

所以,我们按照流程的知识理论(逻辑思维)来画道线,就变成了:
阅读—> 分享—>期待 —> 孤独

看到这条线,是不是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孤独和阅读没什么关系。

当然,这只是说这段话所描述的孤独和阅读没什么关系。一般人在阅读一些历史著作时,也会有孤独的感受,只是这种情绪的体现和来源不一样,所以本文不做深入探讨。

问题是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呢?

行为、动因、情绪

这几年看的书有点杂,忘记在那本书或者是文章中看到了一句很影响我的话: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动因。

可能是这句话也是从行为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引申出来的: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从这点来看,可以解释生活中我们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毕竟,老话说的好:事出有因。这个因就是:动因。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初心。

所以,下次再遇到这个问题,就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是什么动因让自己做出了这个行为?做出这个行为有没有满足自己的动因?

从这点上来看,动因和情绪是不同的,也符合情绪这个名词的解释。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从名字解释中可以看到,情绪是在行为之后产生的。

所以,在分析自己的情绪问题时,一定要明确的去寻找给自己带来情绪的行为。而不能把一系列的行为串起来之后,把带出的复杂情绪全部怪罪到单一的行为之上。

可能写的有点简略,各位看官看的大致明白就行。

总结

强行总结一波。

人的情绪来源是复杂的,更多的时候是混合的,所以遇到情绪问题时,如果自己不能理性分析,最好,找专业的人来帮助自己。

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