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昨天聊过了信任的一些来源,可能讲的不是特别完善,不过也能提供一个参考,没看过的可以再重温下。
今天,来聊聊“信任危机”。
这个词应该是这几年最火的词之一。
比如,大国之间的很多政策都在受信任危机的影响或影响着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
当然,这和我们有点远。所以,我们聊点近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个体间的信任危机
其实,如果个体间不存在相关利益冲突的话,信任不信任问题不大。因为,没啥影响。
但是,这个利益不仅仅只是金钱,还有“情感”等隐性的内容。这部分,是最容易受信任影响的。
比如,亲密关系中,只有有一丁点的“不信任”,就可能演变出很多不可控的后果。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可能和人的心理有关,大体有这么个流程:
- 信任降低
- 寻找证明
- 证明结论
- 无限循环
信任降低
几种引子,比如从做的事上、言谈举止上等等方面都可能会引发信任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任降低这最开始的阶段,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恐怖的情况,就是假设。通过自己的主观假设,来认定对方做错了,从而主观上先降低了信任。这种情况,在亲密关系中特别常见。
这个过程中,就在自己的心里埋了一个不信任的“引子”。
这个“引子”就相当于后续所有行动的一个“初心”。“初心”就是错误的,后续的结果不论再怎么正确,结论肯定还是错的。
寻找证明
表面上,这个环节是去寻找一些证明自己的不信任是对的或者是错的的信息。
但实际上,受“引子”的影响,当事人会基于“引子”而引发一种自我保护的情绪反应:抗拒。从主观上抗拒一些真实的信息,只会寻找那些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这种寻找证明的过程就逐渐就变成了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去证明自己对于信任的降低是不是对的。
出发点,完全偏离了。
证明结论
不信任是对的,进一步降低信任。
不信任是错的,“不对,我怎么可能错,一定是证明材料不准,再找。”
无限循环
从信任降低的引子开始,就在不断的无限循环,直到“信任降低”成真。
综合上面的流程来看,只要你对一个人的信任降低了,你就会怀疑对方做的所有事情,是不是都是有什么你所不知道的企图。然后,就是不断的猜疑。
如何打破信任危机
我觉得也很简单,也正如昨天的文章所言:保持初始信任,然后看人、看事,进行酌情增减。
注意,这个和上面的假设是有个顺序上的不同。假设是先降低信任,然后去寻找证明。
而这个“看事”进行信任的增减,是先有做的事,然后去调整,相对合理一些。
当然,可能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损失。这个,还需要过程中仔细斟酌。
结论
人呐,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生物。
很奇怪,也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