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提到的三种人物状态

  • Simon 

前言

昨天写了下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看到的心理咨询师的流程,今天则想记录下这本书中提到关于人的状态相关的知识,供以后查阅。

人物状态

书中提到的人物状态主要包含三种:儿童自我状态、成人状态、父母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

Child Ego State。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法院,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儿童的基本情感
主要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一个儿童的自然行为混合了上述几种基本情感,称之为自然型儿童
但成长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外在的行为,儿童会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来做出应对,这称之为适应型儿童

小结
貌似,我现在偶尔也会出现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如何释放愤怒

强 < 叛逆 – 撒泼 – 怄气 – 任性 – 郁闷 – 拖延 – 厌烦 – 退缩 – > 弱

父母自我状态

Parent Ego State。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记住,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
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成人自我状态

Adule Ego State。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怎么做。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结语

以上仅为简单记录。

至于三种状态的思考,我觉得我还需要多储备一点知识后再来解读。

标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